早上還是悶熱的太陽天
下午就變成陰鬱的雨天
今天有人問我20歲了沒
我已經23歲了
還有人說我是不是高中生
我已經23歲了
還在唸書嗎
沒有
我想這就是我的臉 或是穿著
欣然接受 然後擁抱著愛著 這就是我的樣子
若是該看起來滄桑或老練的時候
那麼時候就會來臨
來了一個新的人
是陽明醫學系的研一生
腦袋聰明的很
他說唸書是個過程 是個有憑證的過程而已
一路大學 碩士 博士的往上念
他說對他而言 是輕鬆又容易的事
可以當醫生 可以寫程式 可以資訊管理
在這個世界上
真的有這種學術性世界的人
對他來說 是易如反掌的事
對我而言卻是登天的想法
從朱大哥手上拿了一些書回家
《魂斷威尼斯》Thomas Mann
描述作家奧森巴哈長刻苦嚴謹的寫作生涯,在某日心生倦怠,前往威尼斯渡假,邂逅美少年達秋,產生一種如癡如狂的愛戀,放縱心靈,也放縱身體,蒙上威尼斯的瘟疫也將陰影覆蓋於他,在最後與達秋的一眼交會,他已看到世界上最美的藝術,安然的休息,閉上雙眼。
矛盾之書,美麗成為一種藝術,愛戀能超越年齡與性別,但無法凌駕於精神與肉體,末日黃昏的愛戀,文字優美,對於奧森巴哈,我覺得他已不於此生,看過上帝造物最美的結晶,最美的藝術轉換為年輕的形體,死亡對於奧森巴哈而言,或許也是個美麗的結局,這樣愛慕之情的方式,在現代已消失,遠遠裝扮,遠遠愛著,也遠遠的離開,這種愛。
一個人在安靜獨處時對事物的觀點和身處社會群眾中是不同的:事物的表象越模糊不清,帶給心靈的衝擊就越大:越凝重的思緒,越容易扭曲而轉為陰憂鬱的情緒。當你生活在社會群眾之時,你的所見所聞,周遭的事物,可以在你和別人交換一個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批評後,消失得無影無蹤:相反地,你越思索,越專注於你一個人的沈默世界中,事情會越滾越大,變成一件大事、一項冒險、牽動情感。孤獨可以孕育出創新,由大膽、另類的創新中有可延生出美感及詩意。但是孤獨也可以孕育出逆橫、錯亂、荒誕、甚至罪惡。
一位希臘哲人曾說:太陽會使人失去自我,它會迷惑我們的智識力與記憶力,使精神理智很快地忘記現實的一切,而愛上陽光下最美的東西,接著,人們還會傾其所能,投入一切精力,以贏取愛慕對象的重視與贊同。愛神不是教數學家利用具體模型,是天資不佳的的兒童透過實體觸摸而變得喜歡抽象的數字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